我院张云飞教授等就“准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逻辑”接受《中国社会科学报》专访

    作者简介

    张云飞,现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乐虎国际lehu53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百人工程”人选者。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发展,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等。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丰富,是新时代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以科学的理论范畴、严密的逻辑架构、深邃的历史视野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科学指导,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提供了科学指引,是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本期“强国复兴大家谈”专栏邀请北京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郇庆治、中国乐虎国际lehu53教授张云飞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秘书长黄承梁,围绕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理性阐释和学术化表达开展深入研讨。

    实践孕育生态文明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报》:党的十七大之前,生态文明尚未纳入中央文件的“文明系列”规划。习近平同志在地方工作期间,就以炽热的民生情怀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广泛开展了深入调查研究与实践。

    黄承梁:是的,地方主政的实践经历是推进理论创新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2019年第3期发表的《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一文中指出:“我对生态环境工作历来看得很重。在正定、厦门、宁德、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工作期间,都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必须确保绿水青山常在、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安全稳定。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具体谈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

    黄承梁: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河北正定工作时,习近平同志主持制定的《正定县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就明确强调,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严格防止污染搬家、污染下乡。

    在福建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始终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林业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省建设,提出了许多极具前瞻性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工作思路和决策部署。如1993年3月,他在主持编定的《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中,首次将“生态环境规划”列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城市生态建设”理念;1997年4月,在福建三明将乐县常口村调研时进一步提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

    浙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八八战略”践行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发源地。“八八战略”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涉及经济转型、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海洋生态文明、法治与人文等多个战略要素,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极具地域特色的地方经验。习近平同志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出发,推动制定了《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启动实施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正是在这项伟大工程中,习近平同志提出了著名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两山”理念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对生态保护的深切关注和深邃思考,进而奠定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

    在上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生态文明理念,如针对淀山湖自然保护区的问题,他提出要加大污染控制力度,实行严格保护制度,通过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倒逼生产方式转型;就积极探索建立环境保护补偿机制,他提出加快建立与周边省市的协同联动机制,使湖区治理长效机制得以形成;就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大拆大建问题,他提出要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发展、改造与新建的关系,要坚持传承历史文脉,在制定和落实规划时,保护好传统自然村落和城镇。这正是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的“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

    《中国社会科学报》: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和发展在这方面昭示出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郇庆治:在1982—2007年长达25年的地方主政实践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经历了从萌生孕育到成型成熟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形成了以“两山”重要理念为核心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绿色发展理论。与此同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习近平同志形成了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科学方法论,比如,科学研判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自然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关系,生态脱贫与发展绿色经济的关系等,始终坚持把系统观念和普遍联系观点贯穿到生态环境保护全过程。

    具体理论、政策和观点上的创新实践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上的凝练升华,促进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辩证互动与相得益彰的发展历程。比如在福建时期,宽阔的理论视野和身处改革开放最前沿的东南沿海地区,使习近平同志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敏锐地意识到,科学理解和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具有极端重要性,结合地方实际,自然地孕育了(当二者发生矛盾时)“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始终保有高度的理论自觉,明确提出并系统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促进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生态化转型和开启以自然生态资源明智利用为要旨的绿色发展,大胆探索自然生态保护治理(“绿水青山”)与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金山银山”)之间的良性互动渠道与机制。

    科学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涵

    《中国社会科学报》:无论躬耕基层,还是领航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扎根中华大地,坚持人民至上,不断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实践中形成、丰富和发展。我们如何正确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内容与丰富内涵?

    郇庆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形成了具有严谨逻辑结构、系统理论框架和丰富思想内涵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确并准确地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一,政策内容维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科学把握与运用党和政府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议题领域的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体现了为民生建设赋予生态追求、为生态文明建设赋予民生情怀的利国惠民政策实施。最具代表性的文本呈现有两个方面:一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二十大报告分别作出的篇章概述,二是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讲话阐明的“六项原则”,以及由此扩展而来的“十个坚持”重要表述。

    其二,话语理论维度。围绕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体现了党的科学实践与普惠共享话语表达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和习近平总书记《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等重要文献,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最具代表性的核心概念范畴、基本理论命题和重要思想论断。

    其三,世界观方法论维度。围绕实现“人与自然是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倡导生态整体性思维、追求共生共荣的思想境界。就体系化意涵而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包括三个主要层面:一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及其践行过程中的“两个结合”,二是生态文明理论创新过程中的“六个必须坚持”,三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的“四个统筹协同”。

    《中国社会科学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十个坚持”。如何科学理解“十个坚持”之间的理论与实践逻辑?

    张云飞:“十个坚持”是一个科学有机整体。“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求我们看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奠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本体论基础;“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要求我们立足于人类文明发展长河科学认识生态文明的历史方位,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观依据;“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要求我们坚持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方法论。这“三个坚持”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层面。

    “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求我们将满足人民群众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论,即价值取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求我们科学处理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关系,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价值论基础;“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要求我们将绿色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观基础。这“三个坚持”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经济层面。

    “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使命,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要求大力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治理观基础;“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要求形成全民动员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态势,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史观基础;“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要求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大力推进地球生命共同体的构建,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治理愿景。这四个坚持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层面。

    在总体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创造性运用和创新性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报》:基于理论建构的视角,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

    郇庆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了许多原创性的概念、表述和论断,特别是包括“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内的三个共同体的表述,形成了一种元哲学或本体论意义上的核心概念,从而建构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最具基础性的理论范畴。

    具体而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超越了近现代哲学中关于人与自然之间二元对立关系的传统认知,强调二者之间共生共存的生态关系特征与性质,意味着人类社会发展必须要合乎自然生态规律或接受自然生态系统约束的方式,才能实现生存延续;“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强调了自然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与要素之间的密切联系,意味着人类社会及其经济社会活动必须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了当代人类社会的整体属性不可分割特征,意味着任何一个国家或区域共同体必须同心同向而行才能解决人类面对的共同问题。

    尽管这三个共同体在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都鲜明强调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必须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三个共同体的表述作为一个复合概念,超越了西方生态中心主义抑或人类中心主义的论争,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基础或本体论依据。

    黄承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就,在国际上赢得广泛认同和赞誉。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践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一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展和形成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深邃的哲学思考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

    二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相结合,以一根不断的红线为整体赓续中华文脉,以中华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族特性,标注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学说的理论创新高度。

    三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迈上历史新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竞合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格局不断形成。

    四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早在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系统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以全球视野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生态文明的重要表征,打破了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增长迷思,进而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从文明观的维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新境界。

    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绿色发展战略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基于总结经验的角度,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张云飞: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研究。第一,按照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原则,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以及纪念马克思和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角度,阐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贡献,续写了“生态文明思想史学”。第二,按照抽象和具体相统一的原则,系统梳理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基础、思想渊源、核心要义、科学体系、理论贡献、实践价值、世界意义等问题,书写了“生态文明原理学”。第三,按照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集中阐明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于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生态文明建设对策,编写了“生态文明建设学”。这样,就在生态文明研究方面坚持了历史研究、原理研究、现实研究的统一,推动形成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生态文明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当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现状如何?

    郇庆治:在学科体系层面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二级博士点获批设立具有标志性、引领性的意义,将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学”从长期讨论孕育到真正走向创建成熟的催化剂。对于高校公共课教学与“大思政”教育来说,打造具有学术含量的、体系化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专题课或选修课,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学科(学院)做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众化、国际化传播和中国学术发展的积极进程。

    在学术体系层面上,依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的“六项原则”,多样化展开的理论逻辑体系构建,取得了学界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反映了宣传阐释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积极成效,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科学真理性的显著体现。

    在话语体系层面上,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性概念、命题、论断,着力深化对于这一思想体系的话语构建与表达传播研究。党的二十大以来,学术界更加关注这一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意义阐发,继续全面提升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整体性、贯通性、互构性和逻辑规范性水平,切实推进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理性阐释、学术化表达和体系化建构。

    《中国社会科学报》:当前,哲学社会科学界需要从哪些方面进一步做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和阐释工作?

    张云飞:哲学社会科学界应抓住科学技术和人类知识发展的生态化趋势,推动建构中国自主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

    在知识来源上,立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按照“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原则,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西方有益的生态思想文化、社会主义生态文化统一起来,坚持综合创新,夯实建构中国自主生态文明知识体系的知识根基。

    在知识门类上,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客观规律,坚持“究天人之际”,坚持“人类史”和“自然史”的统一,抓住新科技革命绿色、智能、泛在特点和趋势,将生态学范式作为普遍的科学范式和知识范式,推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流和汇流,构建学科门类齐全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

    在知识应用上,坚持经世致用,坚持“改变世界”,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尤其是要面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将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的生态观转化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科学战略和实践方案,为建设美丽中国和清洁美丽的世界提供知识支撑和价值导引。

    《中国社会科学报》:全面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应当如何更好发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根本思想遵循和实践引领作用?

    黄承梁:着眼我国的双碳目标和美丽中国建设,面向未来,要加大力度、在更高水平上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论研究和实践引领。一是,进一步提高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度、广度和高度的理解,正确理解这一思想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建设的融会贯通。二是,更多地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揭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做到润物细无声。三是,进一步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推进绿色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课题。必须从根上推动大学教学理念、目标、内容、方法和思维方式等的转变;必须推动生态文明研究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政治等学科的融合、交叉发展。四是,建议各地方、各部门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战略高度、深度和广度全方位检视相关政策,全面审视检查、对照提升自己的工作,建设性地提出如何更好地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报》:面向未来,如何持续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黄承梁:加快构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三大体系”,基础是要加快学科体系建设。学科体系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依托。生态文明研究涉及很多方面,已经不是单一学科能研究清楚的,必须开展跨学科、跨领域联合攻关。同时,要紧跟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持续优化生态文明学科体系,不断夯实生态文明研究的学科基础,切实将学科体系建设成果转化为研究效能。

    加快构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三大体系”,重点是加快学术体系建设。学术体系是学科体系、话语体系的内核和支撑。要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研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出具有时代高度、理论深度、实践广度、代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研究最高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学理支撑和对策支持。特别是要抓住原创性这个“牛鼻子”,坚持立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际,推动重大理论、观点和学术思想创新,在用中国生态文明理论解读中国生态文明实践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加快构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三大体系”,难点是加快话语体系建设。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为人类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就理论构建而言,我国最有发言权。我们要把握形势变化,抓住发展机遇,聚焦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生态问题,主动设置议题,推出一批能反映中国立场又能为国际学术界所理解和接受的学术命题、学术范畴和标识性概念,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不断提高我国在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郇庆治:相对于话语体系构建和学科体系建设来说,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理性分析阐发吸引了更多学者的注意力,而且的确产出了诸多丰富厚重的研究成果,但是,话语体系和学科体系相对薄弱的问题亟待解决。

    不断深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学理性阐释和学术化表达,尤其需要更自觉地揭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系统整体性与科学体系化的学理意涵,鲜明体现这一思想同时作为当代中国和人类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中国共产党新时代绿色政治意识形态与生态环境治国理政方略、中国特色环境科学理论意义上的理论整体性与逻辑一致性。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理论、实践与优秀文化传统的统一整体,是理念原则、制度构想与战略举措的统一整体,是政策制度、话语理论与学科教育传播的统一整体。因此,必须大力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三大体系”建设协同进程,进一步制定研究发展战略规划,提出明确的科学发展优化要求。这样,持续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三大体系”建设工作,才能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逻辑中不断推动高水平生态文明研究,有效拓展实践路径,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理化、大众化、实践化和国际化不断贡献力量。

    本文刊载于《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7月18日第A02版

18

2023.07

- 分享 -